阴道镜检查主要查什么
阴道镜检查是妇科常用的重要检查手段,主要通过放大观察宫颈、阴道等部位的黏膜变化,结合醋酸试验和碘试验,辅助发现早期病变并定位活检。以下是其核心检查内容及意义:
一、主要检查目标
宫颈病变筛查
发现宫颈癌前病变(如CINⅠ-Ⅲ级)及早期宫颈癌,尤其适用于HPV阳性或TCT异常(如ASCUS、LSIL、HSIL)的患者。
观察宫颈表面血管形态、上皮结构,识别可疑病灶(如白色上皮、点状血管、镶嵌样改变等)。
阴道病变评估
检查阴道壁是否存在炎症、溃疡、赘生物或癌变,常见于阴道上皮内瘤变(VAIN)或阴道癌的早期发现。
外阴病变辅助诊断
观察外阴皮肤黏膜异常,如白斑、溃疡或肿瘤,辅助诊断外阴上皮内瘤变(VIN)或外阴癌。
术后随访
对宫颈锥切术、LEEP术后患者进行复查,监测病变是否复发或残留。
二、检查过程关键步骤
醋酸试验
涂抹3%-5%醋酸溶液后,观察宫颈/阴道黏膜变化:
正常组织:微红,无显著改变。
病变组织:呈白色(醋酸白反应),厚度和边界可提示病变严重程度。
碘试验
涂抹卢戈氏碘液后,正常成熟鳞状上皮含糖原,会染成棕褐色;
病变或未成熟上皮(如柱状上皮、癌变区域)因不含糖原,呈黄色或淡黄色,提示需活检。
定位活检
对可疑病灶进行多点取样,送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变性质(如炎症、低级别/高级别病变、癌变)。
三、适用人群
筛查阳性者:HPV16/18型阳性、TCT提示非典型鳞状细胞(ASC-US及以上)。
症状异常者:同房后出血、阴道排液、宫颈外观异常(如糜烂、赘生物)。
术后随访者:宫颈治疗术后需定期复查者。
其他情况:医生根据临床判断需要进一步评估者。
四、检查注意事项
时间选择:避开月经期,最佳时间为月经干净后3-7天。
术前准备:检查前3天禁性生活、阴道冲洗或用药;如有阴道炎需先治疗。
术后护理:活检后可能少量出血,需避免剧烈运动、性生活1-2周;若出血多或腹痛需及时就医。
五、与宫颈筛查的关系
阴道镜检查是“三阶梯筛查”(HPV/TCT→阴道镜→活检)中的关键环节,用于对初筛异常者进行精准评估,避免过度治疗或漏诊。
总结:阴道镜检查是妇科医生的“放大镜”,通过直观观察和试验,能早期发现宫颈、阴道的癌前病变及癌症,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。若医生建议检查,请积极配合,早发现、早干预是预防宫颈癌的核心策略。
